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室雪晴送王宁

李颀 李颀〔唐代〕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室山峰数有三十六,而这其中有几峰尤为独特。
一座峰在晴朗的阳光下,犹如被光辉照射,光彩熠熠;另一座峰则铺满皑皑的白雪,宛如银装素裹。
远隔城市,遥望山半高,无数青松在山间错落有致,相互交织成连绵的绿色画卷。
夕阳的余辉斜照,使得景色更加美丽,美妙得难以言表,充满了无限的趣味。
白云几缕飘浮,有时浓密,有时稀疏,山光景色变幻多端,难以用言语准确形容。
王宁与我都兴致勃勃,纵情欣赏幽境,不禁忘记了旅途的起程。
北风呼啸,声音凄厉,吹在身上令人透骨的冷。
离别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站在浮桥上,紧紧勒住马的缰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少室山雪后初晴,是诗人送友王宁远行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麻守中,张军主编.历代旅游诗文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31-33

鉴赏

  这是首送别诗,诗人先写少室的雪景清新别致,侧重于山峰晴雪景象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以及送别双方的行动,画出了一幅诗味浓醇、山峰秀丽银装素裹的晴雪图。后写送别王宁,主客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与王宁之间的深厚友谊。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勾勒出少室山错落有致的众多山峰,展示出雪后初晴的独特景致。少室山以其三十六峰,各具特色,其中包括“九顶莲花砦”和“旗、鼓、剑、印、钟”五峰,还有素有盛名的“少室晴雪”,被誉为嵩山八景之一。

  然而,诗人并非专注于描绘少室山峰的各异形态,而是关注少室山雪后的独特美景。在雪后初晴的时刻,少室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少室雪晴送王宁》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六句写雪后初晴的少室山绮丽多姿,分外妖娆;后四句写送别王宁,依依惜别,无限深情。这首诗写少室的雪景清新别致,侧重于山峰晴雪景象的描绘,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以及送别双方的行动,画出一幅诗味浓醇、山峰秀丽银装素裹的晴雪图;诗中透露出主客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与王宁之间的深厚友谊。

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2篇诗文  9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岳阳楼

杜甫 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日

韩偓 韩偓〔唐代〕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