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铜爵妓

江淹 江淹〔南北朝〕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雄剑圆无光,杂佩亦销烁。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
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
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
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曹操离开了铜雀台,他的英灵威风已久久寂寞。
称雄的宝剑顿时失去了光彩,多种玉器组成的佩饰已损坏消磨。
秋天来临,明月又圆,凉风凄凄,白露落下。
清朗的夜空多么深远,烛影孤单映照着散发兰香的帐幕。
顾影自怜,心中满是悲伤无处诉说,只能怀抱深深的忧思。
那歌舞美人的青春即将逝去,红颜又能为乐几时呢?
白白登上这歌舞高台,此台终成为蝼蚁筑穴的所在。

注释
铜爵(què)妓:曲名,也作“铜雀台”,属乐府相和歌辞。铜爵,即铜雀,铜雀台。汉末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铜雀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诗的开头四句写曹操身后寂寞,雄风已逝,给人以悲凉冷落之感。“金阁”,犹言金阙。铜雀台“西台高六十七丈,上作铜凤,窗皆铜笼,疏云毋幌,日之初出,乃流光照耀”(《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引《邺中记》)。浮光跃金之楼观,以“金”状之,确也非常贴切。但是,如今人去楼空,已无复当年的英风雄威、歌舞升平,留给后人的只是一片凄凉寂寞。开头两句就强烈地渲染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气氛。“雄剑”,此处特指曹操曾佩戴的宝剑,它曾伴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如今却已被尘封,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杂佩”亦指曹操所佩饰物。古人述及人之佩戴物常以剑佩对举,故此处剑佩连类而及。这两句由曹操的遗物引出,再申前意,补足文气。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江淹遭建平王刘景素黜逐后。在汉末纷争的时代,曹操逐鹿中原,饮马江汉,横槊赋诗,文韬武略,堪称“一世之雄”。但他在临终之时,却恋恋于生时的声色之奉,不甘心就此撒手而去,在《遗令》中一再叮嘱死后要诸妾、伎皆住铜雀台,时常供奉他,并按时歌舞作乐。这一举动在古代帝王中可谓绝无仅有,其不恤生者、惟念一己的帝王淫威令人惊叹不置。这一悲剧性的主题也牵动了后世不少骚人词客的恻隐之心、沧桑之感,纷纷形诸篇咏,江淹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古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469-471.
2、 曹鼎著. 齐梁体诗传 上[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274-275.
3、 贺新辉主编. 古诗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819-820.

简析

  《铜爵妓》是南朝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伎人之口写诗人对曹操遗命的看法和感受。起笔两句交代事由,后两句写曹操去世后铜雀台上萧条景象的总貌,叙述造成这种凄凉状况的原因,为全诗定下悲凉的基调。“秋至”以下四句表面是写景,其实是紧扣《遗令》中决定妾伎们命运的内容,并由写景转入写她们的孤独寂寞,过渡自然,不见痕迹。最后六句由同情到表达愤慨,先写她们只能顾影自怜,心中充满悲伤;之后进一步深入,玉颜总要衰老,美人作乐也有尽头,表面是同情妾伎们的悲惨生活,其实含有对曹操的批判;最后,诗人发出深沉的感慨,总收全诗,更见悲凉。全诗交代清楚,情意真切,尤其是最后几句,不仅仅停留在感到悲哀的消极感
展开阅读全文 ∨
江淹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195篇诗文  14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

佚名 佚名〔南北朝〕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二首·其一

王微 王微〔南北朝〕

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
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
妾悲叵陈诉,填忧不销冶。
寒雁归所从,半途失凭假。
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
常怀云汉惭,常欲复周雅。
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
万里渡沙漠,悬师蹈朔野。
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
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
拊心悼恭人,零泪覆面下。
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
寂寂掩高门,寥寥空广厦。
待君竟不归,收颜今就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范滂传

范晔 范晔〔南北朝〕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闲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后牢修(人名)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数千两。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滂,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