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双燕二首·其一
鲍照〔南北朝〕
双燕戏云崖,羽翮始差池。
出入南闺里,经过北堂陲。
意欲巢君幕,层楹不可窥。
沉吟芳岁晚,徘徊韶景移。
悲歌辞旧爱,衔泥觅新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燕子双双在云雾缭绕的山崖嬉戏,展开参差不齐的翅膀开始飞翔。
在南面的门里飞进飞出,又一次次飞过北堂边上。
想要在您家的帘幕上筑巢,却总被层层廊柱遮蔽视线。
沉吟之间春光将尽,徘徊之间明媚的春景渐渐离去。
最终只能哀鸣着告别旧巢,衔着春泥去寻找新的安身之所。
注释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左思《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羽翮(hé):翅膀。翮,羽毛中的硬管。傅刚《校笺》:“陈本作‘翰’。”
差(cī)池:不齐貌。《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故又称他为鲍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害,年五十余岁。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谢灵运、颜延之同创“元嘉体”,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252篇诗文 395条名句
陈寔与梁上君子
范晔〔南北朝〕
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寔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寔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行舟值早雾
伏挺〔南北朝〕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